书阅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9章 冬储药材暖寒夜医馆灯火照双邦(第1页)

云罗国的深冬,寒风卷着雪沫子抽打在窗棂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双邦医馆的后院里,陈松和李修远正指挥着学徒们将晾晒好的药材搬进库房,青翘草、金银花、焰灵根分门别类码放整齐,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草药香,与炭火的暖意交织在一起,驱散了冬日的萧瑟。

“李老弟,这青翘草得用云罗的陶瓮封存,底下垫些瑞国的干艾叶,防潮效果最好。”陈松踩着木梯,将一捆捆青翘草放进高处的架子,他的棉袍上沾着细碎的草屑,却毫不在意。

李修远正往药柜里摆金银花,闻言回头道:“陈老哥说得是。我让人在库房墙角烧了瑞国的地龙,温度保持在十五度左右,药材不容易发霉。对了,那批新到的连理藤花,你打算怎么处理?”

陈松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用云罗的糖渍法,一层花一层焰灵花蜜,封在双花泥罐里,既能当药引,又能给孩子们当糖吃,一举两得。”他指着库房角落的几个大缸,“那是瑞国送来的蜂蜜,我打算和云罗的饴糖混在一起,熬成药膏,治咳嗽比单纯的蜂蜜管用。”

两人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学徒小石头裹着厚棉袄跑进来,带着一身寒气:“陈爷爷,李爷爷,河对岸的张家庄爆发了风寒,好多人上吐下泻,村长让人来请你们去看看!”

陈松和李修远对视一眼,二话不说开始收拾药箱。陈松往箱里塞了大把的青翘草和焰灵根:“带足‘金银青翘饮’的药材,再拿几罐新熬的连理固本膏,对付风寒最有效。”

李修远则装上瑞国的退烧药和针灸针:“把蒸馏器也带上,现场煮药更快。小石头,去叫上阿禾和王砚之,他们对张家庄熟,还能帮忙照看病人。”

医馆的灯火在风雪中摇曳,很快,一辆载着药材和医者的马车便碾着积雪出发了。车辕上挂着的“双邦医馆”灯笼,在风雪中忽明忽暗,却像一颗定心丸,让焦急等待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张家庄的祠堂里挤满了病人,男女老少蜷缩在草席上,咳嗽声、呻吟声此起彼伏。村长是个干瘦的云罗老汉,见陈松等人来了,眼泪都快下来了:“陈神医,可把你们盼来了!这病邪乎得很,吃了云罗的草药不管用,用了瑞国的偏方也没效,再拖下去怕是要出人命啊!”

陈松上前查看,摸了摸一个病人的额头,又看了看舌苔,沉声道:“是风寒夹湿,单用一方不行,得两国药材合璧。李老弟,你带学徒们用蒸馏器煮‘金银青翘饮’,多加些生姜驱寒;我带阿禾他们用艾灸和刮痧先稳住重症病人。”

王砚之立刻打开药箱,取出银针:“我去给发烧的孩子们针灸,用瑞国的‘透天凉’手法,能快速退热。”

阿禾则拿出连理固本膏,对围着的妇人说:“把这膏子用温水化开,给呕吐的人灌下去,能护住脾胃,再配合陈爷爷的艾灸,好得快。”

狗蛋也没闲着,他跟着小石头给病人喂药,用自己做的竹勺小心翼翼地把药汁送到病人嘴边,还学着大人的样子安慰:“喝了药就不难受了,我娘说药是苦的,病是更苦的,喝了苦药才能赶走苦病。”

祠堂外,村民们自发地生起了火堆,瑞国的妇人烧热水,云罗的汉子劈柴火,张奶奶带着几个姑娘熬粥,用的是瑞国的粳米和云罗的山药,说是“给病人补补力气”。

“这粥得熬得烂烂的,”张奶奶一边搅粥一边说,“就像咱们两国人的心,得贴得紧紧的,才能熬出好滋味。”

一个瑞国姑娘笑着接话:“张奶奶说得对!我刚才看陈神医用云罗的艾灸,李院判用瑞国的针法,配合着比单用一样强多了,这病啊,肯定能治好。”

风雪渐大,祠堂里的药香却越来越浓。陈松给一个重症老汉做完艾灸,又让阿禾涂上连理固本膏,额头上渗着汗珠:“这老汉湿气重,得用云罗的‘隔姜灸’,再配瑞国的附子汤,内外夹击才能逼出寒气。”

李修远刚给一个孩童扎完针,额角也挂着霜花:“这孩子烧得急,单用汤药来不及,瑞国的‘三棱针放血’配合云罗的‘刺络拔罐’,退热能快一半。”

天快亮时,病人的情况终于稳住了,咳嗽声轻了,呻吟声少了,不少人已经沉沉睡去。陈松和李修远坐在火堆旁,就着雪水喝了口热茶,才有了片刻喘息。

“这病邪乎就邪乎在‘夹湿’,”李修远搓着冻僵的手,“云罗的湿气重,瑞国的风寒烈,两者一结合,就成了难治的杂症。好在咱们有合璧的法子,不然真不好办。”

陈松点头:“这就像两国以前的隔阂,单靠一方退让不行,得互相理解、互相配合,才能把问题解决了。你看这些病人,刚才还分瑞国云罗,现在互相递水喂药,比一家人还亲。”

天亮时,风雪停了,阳光透过祠堂的窗棂照进来,落在熟睡的病人脸上,也落在医者们疲惫却欣慰的脸上。王砚之靠着柱子打盹,手里还攥着没扎完的银针;阿禾趴在药箱上睡着了,发间沾着几片草药叶;狗蛋则蜷缩在小石头怀里,嘴角还带着笑,像是做了个好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马车返回医馆时,雪地上留下两道清晰的车辙,像一条连接希望的路。村口的百姓们站在雪地里相送,有人提着刚煮好的鸡蛋,有人捧着自家种的红薯,非要塞给医者们。

“大恩不言谢!”村长对着马车深深鞠躬,“等开春了,我带着全村人去医馆道谢,给你们送最好的草药!”

医馆的灯火再次亮起时,已是午后。陈松和李修远顾不上休息,立刻整理这次的病例,打算在《双邦药录》里加一章“风寒夹湿合璧治法”。阿禾和王砚之则在清点剩余药材,狗蛋趴在桌前,用冻得通红的小手写《义诊日记》,歪歪扭扭的字迹里,写满了“病人笑了”“药真管用”“大家像一家人”。

后宫里,苏婉正和兰妃、柳妃看着从张家庄传来的消息。兰妃指着信中“狗蛋用竹勺喂药”的描述,眼眶有些发红:“这孩子才多大,就这么有担当,真是难得。”

柳妃拿起一张随信送来的画,是阿禾画的《风雪行医图》,画面上的马车在风雪中前行,灯笼的光晕里写着“双邦同心”四个字。“这画看着就让人心里暖和,”她轻声道,“风雪再大,只要心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

苏婉点头:“我已经让人备了些御寒的衣物和药材,给医馆送去。再让御膳房做些‘双花暖汤’,用焰灵花和金银花煮的,给医者们暖暖身子。”她望向窗外,雪后的阳光格外明亮,“等陛下回来,定要好好嘉奖他们,这份仁心,值得所有人敬重。”

御书房里,林羽听完林风的汇报,拿起笔在奏折上批示:“双邦医馆医者仁心,风雪救民,实乃楷模。赏白银千两,锦缎百匹,以资鼓励。另,令工部赶制十辆‘双邦医车’,配备取暖炉和便携药箱,供医馆出诊使用。”

林风刚要退下,林羽又道:“再传旨下去,让各地效仿双邦医馆,秋冬时节提前储备合璧药材,遇到疫病不得推诿,要像陈松、李修远这般,以民为重,以合为要。”

夜色再次笼罩大地,双邦医馆的灯依旧亮着。陈松和李修远在灯下修改医案,药柜上的连理藤盆栽开得正艳,金黄与艳红的花朵在灯光下交相辉映。窗外的积雪反射着月光,像一层厚厚的棉被,盖在沉睡的大地上。

属于林羽与三千嫔妃的故事,在这温暖的灯火里继续书写。而瑞国与云罗的土地上,医馆的药香、百姓的感谢、孩童的笑声,都已融入这风雪夜的宁静中。那些跨越国界的医者仁心,那些在困境中紧紧相依的温暖,就像这冬夜里不灭的灯火,照亮着双邦的每一寸土地,也照亮了彼此的心,让这份共生共荣的情谊,在岁月的风雪中,愈发坚韧,愈发醇厚。

喜欢穿越做皇帝,体验三千嫔妃请大家收藏:()穿越做皇帝,体验三千嫔妃。

诸天旅客  系统:不隐瞒了,我是丹神  法医重生,先生不要欺负我!  野人岛上情未了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阴阳典当  原神:不会做反派,但我会惹情债  邪尊收手吧,没必要坏事做尽啊  观影盗笔:汪家破防之旅  穿越十年,影后要和我离婚  请叫我洞虚观主!  开局恶毒女配?我靠美食逆风翻盘  民国从小混混开始无法无天  老婆:我重生归来,许你灿烂人生  穿越玄幻之热血冒险征途  时代浪潮中的追梦者  穿书成反派萧女侠的自救指南  快穿之万人迷的随心所欲日常  神豪富婆,这点小钱洒洒水啦  迷糊先生  

热门小说推荐
硅谷大帝

硅谷大帝

他并非凡夫肉眼,他的眼光震惊世人!  1984年,他便投资创建了思科,而在随后的岁月里,他又先后创建了网景,亚马逊,雅虎  甚至是Google,ICQ...

修罗天帝

修罗天帝

八年前,雷霆古城一夜惊变,少城主秦命押入青云宗为仆,二十万民众赶进大青山为奴。八年后,淬灵入武,修罗觉醒,不屈少年逆天崛起。给我一柄刀,可破苍穹,给我一柄剑,可指霄汉。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当修罗子不死王雷霆战尊古海蛮皇等等一个个封号落在秦命身上,这个一身傲骨的少年踏天而行,带领一众挚友红颜,傲战八...

非凡人生(娇艳人生)

非凡人生(娇艳人生)

非凡人生凌轩是这个都市的主角,他身上发生的一切,应该是男人们都渴望得到的。他的经历,就是一个个娇艳美女组合而成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非凡人生绝非一般的人生故事,娇艳人生,不走寻常路。非凡人生延续面包作品的一贯风格,更清新,更自然,更现代!总结只有一句YY,只有YY,男人的YY,最尽情的YY!...

篮坛第一外挂

篮坛第一外挂

林易先是用Crossover在三分线弧顶晃开了防守人的重心,紧接着用山姆高德过掉了补防的阿里扎,哇靠!不看人传球,队友空了!不,队友选择高抛,漂亮的空中接力!等等,怎么有点奇怪呢?因为完成以上动作的是一位七尺大个。这是一段热血沸腾的篮球故事。书友群484028022,欢迎大家进群聊天!...

巫师再临

巫师再临

超凡力量回归,巫师也从历史的尘埃中再度降临,站在超凡力量回归的浪潮顶端,沙兰于尘埃和无数位面之中寻找巫师的真意,总有一天,真正的巫师将再临世间。...

天才杂役

天才杂役

吕诚,十五岁之前一直没能修炼出内劲,只能当杂役。但他从小喜欢夜视星空,十年时间,让他的眉心处出现别人所没有的感应力,能让他感知周围的一切事务,并且修炼出内劲,踏入武者行列。从此,这个普通的杂役进阶为天才武者。学心法,进展神速练武技,无师能自通易容变声,惟妙惟肖。在这个武者为尊的世界,最终一步步成为睥睨天下的至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